非凡体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核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忙碌而充实的一年迎来冲刺期,答卷书写得如何?
近期,集团公司全媒体平台开设“高质量发展看中核”栏目,交流展示成果经验,进一步激励全体中核人团结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
16年前的今天,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如今已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核电总体研究设计单位和我国唯一同时具备核电、核化工、核燃料等核工业全产业链研发设计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中核工程坚持高标准推进深化改革非凡体育,坚持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努力担当做实创新型号技术“策源地”、履行核工程产业链链长重任非凡体育,聚焦价值创造,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核工程重点从四个维度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4+16+24”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项非凡体育,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24项。指标选取原则是能代表工程公司行业特点的指标,能反映公司核心能力,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以追求卓越为目标。指标在同类企业中具有可比性、代表性、领先性。
中核工程党委高度重视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工作,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担任组长的公司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抓好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专项工作,负责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指导把关、督查问效。公司党委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各项任务力求做到目标切实可行、措施务实管用、要求清晰具体、可视可督可查。以钉钉子精神确保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党委成员指导推进分管领域价值创造重点任务推进工作。为确保公司价值创造行动取得实效,工作台账中每一项重点任务在推进过程中,均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要求非凡体育,提交公司总办会、党委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及公司级专题会进行充分研究讨论共计40余次。
中核工程构建立体联动机制。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部署要求,牵头部门规划发展部加大统筹力度,对于涉及跨部门的综合性任务,搭建沟通桥梁,推动重点任务顺利实施;抽调本部门三个科室骨干员工组成专项工作组,明确分工、通力协作非凡体育、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组织精干力量推进各重点任务工作并指定专人作为联络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一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型号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型号研发布局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承担国家部委以及中核集团重大专项研究,牵头16项核电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任务和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核电设计与分析软件包NESTOR,解决了一批核心关键问题。公司各项重点科研项目均按计划稳步推进,目前,公司在研科研项目共543项。近三年,公司累计申报科技成果263项,科技成果鉴定131项,获科技奖112项。
二是制定华龙标准体系,支撑型号标准化产出。依托“华龙一号”首堆示范项目,建立涵盖核电厂前期、设计、设备、建设、调试等全生命周期的自主知识产权与型号标准体系,立项国际标准1项,发布国家标准27项、行标275项,奠定了三代核电技术成熟应用的基础,有力支撑“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
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协同创新体系。积极发挥“强核心、大协作”优势,持续深化落实集团“一体两翼”创新体系,进一步扩大联合研发、产研合作范围,与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共建16个联合实验室。2021~2022年,公司自主投入渠道支持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51项。国际上,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国际研发平台建设,先后与法国CEA Saclay实验中心、瑞典皇家理工大学(KTH)、瑞典斯杜斯维克公司(STUDSVIK)在反应堆严重事故机理、燃料性能、材料老化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一是搭建 “四基八柱”精益项目管理模型,赋能项目管理可持续发展。秉持系统思维,以集团公司“六大控制七个零”、双“十六字方针”原则和系统工程思维、精细化管理理念为驱动,立足中核工程总包项目管理能力提升,以精益建造管理理论及精益建造管理原则为理论指引,以中核集团提出的“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契约化”要求为目标指引,中核工程结合自身特色,从公司战略层面构建基于总承包管理能力提升的“四基—八柱”精益建造模型,夯实项目管理体系精益、知识工程建设精益、智能建造精益和产业系统精益基础,赋能项目管理可持续发展。
二是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领产业升级。在“华龙一号”的研发设计中,创造性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三维设计平台,实现了全国20余家单位、数百个终端异地同步的设计方式。制定核电工程数据移交管理规范、“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数据交付实施方案,首次实现核电工程结构、系统和设备信息的数字化交付。构建了“一个愿景、两个目标、三个转型、四个协同、五大方向”的智能建造发展规划,推进“一软、一网、一硬、一平台”实施。目前,数字化转型在核电、核化工、采购、智慧工程等领域已全面开启。核电领域试点完成全部功能开发,“核聚众台”实现高效协同助力后续项目实现数字化交付,预计2025年实现依据三维模型交付施工。智慧工程设计构建“可视、可敢、可控”的工程项目为目标,赋能核电数字化和智能化建造,已在漳州、海南、徐大堡、田湾核电上线使用。
三是发挥总承包业务模式优势,践行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推进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全面推进产业链自主。打造“华龙一号”自主品牌,协同国内17家高校、科研机构,与哈电集团、上海电气等58家国有企业深度合作,扶持140余家民营企业进入核电行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300多家企业,实现了整个核电装备制造业联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联动,共同突破了411台套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华龙一号”首堆工程国产化率达到88%以上。
一是聚焦人才培育能力,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强化人才发展体系顶层设计,科学搭建“六层双塔”人才梯队,建立“1-4-2-5”人才发展体系,发布《公司人才发展纲要》,完成公司首批70名卓越工程师选拔。针对特殊人才探索建立“劳动合同+岗位协议+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市场化用工契约管理体系,柔性引进院士、领航、领军人才达48人。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库,针对集团级人才制定“一人一策、精准聚焦”的培养方案。
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完善薪酬分配机制。针对“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建设,首次设置核电项目全周期激励,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关键环节给予激励,金额近1.4亿元,促进“华龙一号”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建设工期缩短3个月以上。对在建项目实施人力管理费用包干激励,提高人力效能,充分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
电 话:400-023-4588
传 真:400-023-4588
手 机:13800000000
邮 箱:admin@bhktvm.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